籌組跨領域研究團隊,與產業共同合作發展創新技術
推動教師籌組跨領域研究團隊以強化本校產學研能量,與產業合作共同合作發展創新技術,並帶領學生執行相關計畫,將技術融入至課程,藉以提升學生跨域核心技術能力及強化實務技能。
110年推動跨領域研究團隊專案計畫,包含強化產學鏈結A類型3案、產學鏈結B類型12案、經驗傳承C類型1案與首次參與跨領域E類型7案,強化教師跨領域研發及產學合作、專利及技轉及新進教師之研究能量,計畫如下表:
類型 | 計畫名稱 | 系所/單位 | 計畫主持人 | 職稱 |
---|---|---|---|---|
A | 智慧軌道車輛工程系與農用電動載具開發 | 車輛工程系工程系 | 陳勇全 | 教授 |
A | 動物用診斷試劑研發 |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 柯冠銘 | 副教授 |
A | 臺灣藜提升加工品質之品系選育栽培技術 | 農園生產系 | 林汶鑫 | 副教授 |
B | 智慧灌溉應用於香莢蘭之栽培與生產及其成分分析與產品研發之研究 | 農園生產系 | 賴宏亮 | 教授 |
B | 赤眼卵蜂與共生菌Wolbachia的適應試驗應用於強化害蟲生物防治效率 | 植物醫學系 | 吳立心 | 助理教授 |
B | 自動駕駛車輛工程系動態及影像關聯研究 | 車輛工程系工程系 | 蔡建雄 | 教授 |
B | 應用高壓殺菌技術研發新式巧克力與其食安檢測 | 食品科學系 | 楊季清 | 教授 |
B | 可生物分解疫苗佐劑(植物油+TLR刺激物佐劑)研發 |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 鄭力廷 | 副教授 |
B | 花生中過敏原之檢測方法建立及低過敏性花生製品開發 | 食品科學系 | 余旭勝 | 副教授 |
B | 智慧科技應用於農用載具之研究 | 生物機電工程系 | 苗志銘 | 教授 |
B | 創新運動科技 | 體育室 | 陳家祥 | 副教授 |
B | 超臨界萃取木鱉果之技術及新產品開發 | 食品科學系 | 曾國展 | 助理教授 |
B | 利用高壓靜電場開發無味精添加加工肉製品之研究 | 動物畜產與科學系 | 鄭富元 | 副教授 |
B | 紅藜威士忌釀造技術開發之研究 | 食品科學系 | 陳與國 | 副教授 |
B | 犬隻人工膝蓋輔助裝置設計開發 | 生物機電工程系 | 李文宗 | 教授 |
C | 超臨界二氧化碳紅藜萃取物做為抑制O-聯結N-乙醯葡糖胺醣基化作用誘發脂肪肝之天然藥物之研究 | 研究總中心 | 陳肇閎 | 助理教授 |
E | 台灣土肉桂葉萃取物應用於動物疫苗開發之研究 | 研究總中心 | 李佩璇 | 助理教授 |
E | 自行車永續能源週邊產品設計與研究 | 研究總中心 | 汪銘峯 | 助理教授 |
E | 無人巡邏車設計與實作 | 研究總中心 | 葉仁憲 | 講師 |
E | 遙控載具應用於光學雷達進行3D地圖建立 | 研究總中心 | 林上弘 | 講師 |
E | 農業大數據與物聯網 | 研究總中心 | 王星萌 | 講師 |
E | 智慧農業物聯網監測與視覺化資訊管理系統之設計與建置-以學校智慧農場魚電共生為驗證場域 | 資訊管理系 | 龔旭陽 | 教授 |
E | 壓縮機葉片流固耦合分析技術開發及驗證 | 研究總中心 | 劉睿凱 | 講師 |
各項跨領域研究團隊成果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軌道車輛工程系與農用電動載具開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配合國家發展方向「前瞻基礎建設-軌道建設」,推動軌道產業自製。我國專業農業從業人士的平均年齡已經高達六十二歲,欲減輕勞動強度、改善勞動條件、促進農村生產與生活環境再造。
- 由車輛工程系陳勇全老師籌組材料工程研究所、農園生產系、研究總中心共4個系所、10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11家產學單位包含六和機械鑄鐵研發中心、行政院農委會種苗改良場、中油公司等,輔導24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7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恆昌精密葉祺成董事長於農用電動載具設計課程協同教學,農業試驗所李長沛副研究員於糧食作物學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完成研發5項智慧載具研發,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及機電跨域整合之能力
- 多功能農用智慧電動車
- 能在規劃的農田自動駕駛
- 具作物影像辨別功能
- 械臂手臂能對農作物進行局部噴藥
- 採四輪獨立轉向減少在農田裡轉彎半徑
- 具備夾爪針對雜草地拔除
- 多功能除草履帶電動車
- 能在室內與室外自動駕駛
- 易安裝設備的工作平台
- 平台可負載1000kg設備
- 具備高扭力可拖曳重物
- 電動曳引機
- 能在規劃的農田自動駕駛
- 依照田地需求調整打田深度
- 可搭配迴轉犁等設備
- 車身尺寸小可用於溫室及中小型農地
- 電動全地形車
- 能爬45度的土坡無人運行
- 採四輪轉向使本車能原地自旋
- 能根據不同需要架設不同機構
- 多功能農用智慧電動車
跨領域研究團隊-動物用診斷試劑研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因應畜牧及水產養殖產量的遞增,為顧及食物產量與品質,加上人畜共通傳染病的威脅與伴侶動物,動物用檢驗試劑主要用於及早診斷發現受感染或已發病之動物,進行妥善的隔離或治療,並且能快速地針對重大疫情進行監測,避免疫情爆發造成國內重大的經濟損失。
- 由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柯冠銘老師籌組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研究總中心所共3個系所、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7家產學單位包含國盛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禾畯企業有限公司等,輔導13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參與第九屆動物用疫苗產學研聯盟研討會線上會議、台日智慧與循環農業研討會線上會議、亞洲生技大展等
- 邀請3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陳怡甄科長於生物製劑檢驗技術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針對動物疾病診斷市場需求進行開發,完成雞傳染性支氣管炎5種血清型病毒增殖及單株抗體製備、牛流行熱G蛋白表現及單株抗體製備與及非洲豬瘟之p30、p54及p72蛋白表現。
- 完成開發抗體診斷試劑、ELISA診斷試劑、診斷試劑標準抗血清,可進行商品化。
圖/高蛋白表現量技術 圖/抗體診斷試劑 圖/日本早稻田大學參訪交流
跨領域研究團隊-臺灣藜提升加工品質之品系選育栽培技術
- 產業現況及問題:全球農業生產力受氣候變遷、土壤鹽鹼化或灌溉水資源匱乏等問題影響,加上世界人口快速增長,糧食需求隨之提高,因此有效利用水土資源,並找尋非生物性逆境耐受性較高的作物是現今的重要課題。
- 由農園生產系林汶鑫老師籌組食品科學系、生物科技系、研究總中心所共4個系所7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6家產學單位包含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宸彩園藝有限公司等,輔導17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14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温譽鈴小組長於保健食品概論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完成生育性狀整齊一致(矮株)、經濟生產穩定、高營養價值、紅色品系之台灣藜選育、臺灣藜代餐包之開發。
圖/臺灣藜套袋品系純化 圖/藜麥SSR引子多型性篩選-PCR擴增 圖/臺灣藜機能代餐包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灌溉應用於香莢蘭之栽培與生產及其成分分析與產品研發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香莢蘭是世上第二大昂貴的香料,僅次於藏紅花,品質優良的香莢蘭果莢每公斤可達3-4萬元。主要原因為香莢蘭需靠人工授粉以及複雜的加工程序,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產量因而受限,因此香莢蘭仍有提升產量技術及發展的空間。
- 由農園生產系賴宏亮老師籌組生物機電工程系、研究總中心共3個系所7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4家產學單位包含農委會茶葉改良場、昇橋健康事業有限公司等,輔導13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4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達順香莢蘭生產合作社林桐榮總幹事於特藥用作物智慧農業栽培與品質管理實務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利用智慧灌溉設施進行香莢蘭栽培方式探討,同時進行香莢蘭開花授粉、果莢的收成及採後加工處理等技術之研發,加工產物利用不同萃取方式進行成分分析技術之開發並與屏東地區生產的可可結合,開發香莢蘭巧克力相關產品,創造附加價值及經濟效益。
跨領域研究團隊-赤眼卵蜂與共生菌Wolbachia的適應試驗應用於強化害蟲生物防治效率
- 產業現況及問題:因應國家農藥十年減半政策,推動能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的有機農業,配合生物防治等非農藥防治方法,能緩和農業對土壤的長效性影響,赤眼卵蜂為全球經濟、園藝害蟲之重要卵寄生性天敵,雖然台灣早期研究針對溫度與生長發育之關係已經累積豐富的資料與經驗,但對於耐熱品系之生活史與適應能力的演化與刺激仍有極大的發揮空間。
- 由植物醫學系吳立心老師籌組3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農委會合作輔導10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皮塔生計鄭裕宏董事長於昆蟲生態學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指導植物醫學系陳柏凱榮獲臺昆年會論文宣讀競賽佳作。
圖/昆蟲腸道冷凍切片技術 圖/線蟲體內共生菌分離、培養 圖/榮獲臺昆年會論文宣讀競賽佳作
跨領域研究團隊-自動駕駛車輛工程系動態及影像關聯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近年來自動駕駛成為車輛工程系產業的發展重點之一,雖然目前已有多家廠商聲稱能達到Level 4的自駕等級,但實際的測試及客戶使用過程中,仍有許多事故發生,甚至在ADAS的實際應用上,出現了許多讓使用者感到不安心的車輛工程系操作行為,導致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信心不足。
- 在台灣車輛工程系產業中,自動駕駛相關的零組件,如:攝影機、雷達、超音波等電子元件發展相對成熟,但卻缺乏整車橫向整合的能力,大多數業者難以提出完整驗證方法。
- 由車輛工程系蔡建雄老師籌組資訊管理系共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輔導10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11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亨通機械林松正經理於車輛工程系實務講座(1)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輔導資訊管理系黃信傑、廖宜泓、林暐智、薛宇翔、陳意茹參加nnoServe 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
圖/可調式空氣彈簧
跨領域研究團隊-應用高壓殺菌技術研發新式巧克力與其食安檢測
- 產業現況及問題:台灣每年巧克力的產值約60億元,其中進口量佔約85%以上,因應屏東縣政府推廣檳榔樹下種植可可樹,屏東縣已經成為全台最大的可可產地,約300公頃,年產值僅3千萬元。
- 由食品科學系楊季清老師籌組動物科學與畜產系共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金利食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輔導10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3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土庫驛巧克力莊園李宙禧技術總監和Cona’s 妮娜巧克力魏婉羽技術總監兼主於創意巧克力開發與實習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開發5項創意巧克力產品,包含花粉巧克力、水果風味軟糖巧克力、生巧克力等,培養學生團隊合作及實作之能力,與其他加工業者共同合作開發或技術移轉,有助於研究內容與產業及市場接軌,結合業者生產能量及通路推廣力量,加速技術商品化並促進國內產業升級。
圖/花粉巧克力 圖/水果口味軟糖巧克力 圖/生巧克力
跨領域研究團隊- 可生物分解疫苗佐劑(植物油+TLR刺激物佐劑)研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目前市場中的動物用油質疫苗佐劑,多使用礦物油作為主要的原料,因其性質穩定成本低廉,但礦物油可能因為在動物肌肉中造成長期殘留問題,甚者因嚴重的副作用而有時引起動物死亡。
- 由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鄭力廷老師籌組食品科學系共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進行無殘留佐劑之研發。
- 提出專利申請2件及發表國際期刊論文一篇。
- 完成研發穩定佐劑且無殘留之疫苗。
圖/疫苗無殘留 圖/佐劑穩定 圖/成品
跨領域研究團隊-花生中過敏原之檢測方法建立及低過敏性花生製品開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花生是引起食品過敏的重要食物之一,經研究發現,雖花生過敏發生率不如其他食品,但症狀均較為嚴重甚至會危及生命,且這些消費者終期一生都會持續受到花生過敏之影響。花生中最重要的三種過敏原具熱安定性,不易受加工而被破壞,目前市面上雖有檢測食品中花生過敏原的ELISA套組,但其容易與非目標物產生交叉反應,因而影響結果之判定。另一方面,亦有文獻指出,長期暴露於過敏性食物環境的工廠工作人員,可能引發職業性過敏或氣喘等危害健康的臨床症狀。
- 由食品科學系余旭勝老師籌組生物科技系、環境工程與科學系、農企業管理系共4個系所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美林能源科技輔導2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恒宜生物科技賴善豪經理於食品生技風險管理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完成開發Ara h3 ELISA檢測技術及開發低過敏性花生粉。
圖/動物實驗 圖/免疫擴散法測試抗體效價 圖/開發之花生過敏原Ara h3 ELISA檢測套組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科技應用於農用載具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農業缺工、病蟲害及食品安全等問題是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跨領域的整合新興工程技術或是管理經銷模式,促使我國農作物栽培業者進行結構性轉型,透過農業技術的創新,朝向智慧化的生產模式,並聚焦於培育台灣特有品種或是高經濟附加價值之作物,達到高產量、高品質且計畫性生產與管銷的目標,不論對於提高台灣農業競爭力或是新南向政策的落實都顯得十分重要。
- 由生物機電工程系苗志銘老師籌組機械工程系、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共3個系所3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4家產學單位包含智崴資訊、客家委員會等,輔導9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4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飛統自動化江金隆總經理於機電概論課程協同教學,鍠麟股份有限公司洪福良總經理於生物環境控制工程與實習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指導生物機電工程系曾淮生榮獲農業資訊科技最佳碩博士論文獎-最佳論文。
- 衍生申請專利1件、技轉20萬元及產學計畫285萬元。
- 進行研發農用無人機氣動力分析技術、深度學習影像視覺技術、GIS與3D傾斜量測技術。
圖/3D模型測繪 圖/深度學習影像視覺技術 圖/3軸追蹤噴藥機構開發
跨領域研究團隊-創新運動科技
- 產業現況及問題:自行車產業一直是台灣品牌的代表產業,2018年產值達1,153億元,其中,自行車零件產值達到642億元為最大宗,並且連續兩年2位數成長,很有發展前景。而自行車輪組設計皆標榜能騎得舒適、更快更遠,但沒有經過實際騎乘的測驗得到證實。經由過往的研發發現,如何將輪組轉動慣量效益最大化,對於自行車騎乘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由體育室陳家祥老師籌組休閒運動健康系共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4家產學單位包含築華科技有限公司、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等,輔導13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找出自行車騎乘的配重及位置,可應用在自行車訓練或復健恢復,訓練學生創新開發產品能力,培養學生實務能力。
圖/成果展示 圖/配重塊
跨領域研究團隊- 超臨界萃取木鱉果之技術及新產品開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使得罹患眼睛疾病之風險提高。木鱉果油富含茄紅素(lycopene)及β-胡蘿蔔素(β-carotene),是目前最具潛力之視力保健食用油脂,因此視力保健早已是消費者觀注議題。另外因市場份額有限,食品加工技術無法突破創新,業者亦不願意投入新技術或新設備,進行新產品開發
- 由食品系曾國展老師籌組餐旅系共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3家產學單位包含金利食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輔導16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13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頂新國際集團楊瑞昌總經理於食品經營特論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指導餐旅系周芳賓榮獲第51屆全國技能競賽麵包製作職類金牌及第51屆全國技能競南區分區賽麵包製作職類第2名;餐旅系馮筠琪榮獲第51屆全國技能競南區分區賽麵包製作職類第5名;餐旅系簡建廷榮獲第51屆全國技能競南區分區賽麵包製作職類佳作。
圖/紅龍果蛋捲 圖/紅龍果脆皮甜筒 圖/木鱉果&紅龍果雙色霖淇淋
跨領域研究團隊-利用高壓靜電場開發無味精添加加工肉品製品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在肉品應用上,許多研究證實高壓靜電場能在冷凍過程中,抑制冰晶形成提高冷凍效率,解凍時可以避免冰晶對組織的破壞,降低滴水失重、改善肉質,目前文獻與靜電場有關之作用機制資料非常有限,本計畫探討靜電場處理,對屠後肉質物理化學變化之影響。
- 由動物科學與畜產系鄭富元老師籌組車輛工程系、生物機電工程系、研究總中心共4個系所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產學單位包含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神農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輔導12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2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泰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李宗哲經理於肉品加工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辦理豬肉屠體分切與利用訓練班,邀請台灣農畜產工業黃存后副總經理等6位業師實務教學。
- 透過靜電場之不同參數對豬後腿肉進行處理,並對其肉質、總生菌數、及肌原纖維蛋白特性等進行檢測,找出靜電場對肉質特性之影響。
圖/(A) 控制組及靜電場處理組(B) E9-24h (C) E9-48h (D) E9-72h (E) E15-24h (F) E15-48h (G) E15-72h肌纖維橫切面
跨領域研究團隊-紅藜威士忌釀造技術開發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台灣大部分消費者偏好高年份、雪莉桶、酒色較深的威士忌,故無年份或酒色較淡的產品,在消費者眼中就是賣相不佳。從2011年國外酒廠開始轉型生產,不同原料之威士忌,不再是使用單一麥芽的威士忌也越來越多,如法國蒸餾廠 FAIR 於2012年推出精釀酒廠 Aqotango 的藜麥啤酒產品。將紅透半邊天的食材做成酒飲,吸引更多年輕族群的注意,未來多元化帶入不同原料釀造之威士忌成為趨勢。
- 由食品科學系陳與國老師籌組生物機電工程系、研究總中心共3個系所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3家產學單位包含屏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峰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輔導10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2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醫藥品查驗中心温譽鈴小組長於保健食品概論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進行橡木酒桶加工及紅藜威士忌酒之研發,培養學生跨領域合作及釀造技術實務能力。
圖/橡木桶設計及感測器物聯網建置 圖/麥芽威士忌及紅藜威士忌
跨領域研究團隊-犬隻人工膝蓋設計開發
- 產業現況及問題:隨著臺灣少子化與生活型態之改變,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飼養毛小孩,至2021年全國犬貓總數已達295.83萬隻,據統計了解,每5隻犬隻當中,平均就有1隻患有關節問題,造成的主因有肥胖、遺傳和運動量過大,須仰賴美國、日本進口之產品,或由獸醫所檢疫製作之支架輔具,產品價格昂貴,使用上也有許多相關問題。
- 由生物機電工程系李文宗老師籌組獸醫學系、研究總中心3個系所共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輔導11位學生參與本計畫,透過3D量測與實際量測犬隻行走姿態,開發犬隻膝蓋輔助之裝置。
- 邀請德律科技鄭力維首席工程師於圖形辨識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輔導生物機電工程系學生李勝崙及賴炳源榮獲中興大學『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競賽暨程泰集團「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獎及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入圍決賽。
圖/雙眼視覺相機裝置 圖/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獎 圖/慈悲科技創新競賽入圍作品
跨領域研究團隊-超臨界二氧化碳紅藜萃取物做為抑制O-聯結N-乙醯葡糖胺醣基化作用誘發脂肪肝之天然藥物與保健食品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研究發現糖尿病或肥胖廣泛觸發之肝臟O-GlcNAc醣基化作用是脂肪肝與非病毒、非酒精性肝硬化乃至於脂質異常誘發之腎臟纖維化關鍵致病機轉,目前仍無FDA核准之臨床用藥或是保健物針對抑制高血糖或血脂造成之廣泛性異常O-GlcNAc醣基化作用。
- 由研究總中心陳肇閎老師籌組食品科學系、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共3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國盛生化合作,輔導2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圖/超臨界二氧化碳紅藜萃取物 圖/高脂肪飲食動物試驗-有效降低O-聯結N-乙醯葡糖胺醣基化作用
跨領域研究團隊-台灣土肉桂葉萃取物應用於動物疫苗開發之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由於時代的進步,現代人生活水準的提升,飲食習慣改變,而導致許多文明病的產生。近年來有許多研究,發現天然中草藥對慢性疾病、抗炎、抗癌活性(Pereira et al.,2011),且在許多臨床治療上的應用獲得證實。在面臨老年化社會的來臨,"預防醫療所需的疫苗"先經由動物疫苗可行性,進而進到人體實驗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疫苗新產品開發,將是未來的重點產業方向之一。
- 由研究總中心李佩璇老師籌組食品科學系、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動物用疫苗國際學位專班共4個系所、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屏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祥瓚科技有限公司等產學單位合作,輔導5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動物用疫苗國際學位專班吳幸潔老師帶領羅亦渟同學協助屏東縣政府辦理「Hi屏東好好玩!數位生活市集」-體感防疫大作戰活動。
- 邀請祥圃實業有限公司李淑慧諮議委員於動物用疫苗檢驗標準及技術課程協同教學、瑞寶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榮研發部兼事業開發部長於生物技術與生技產業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輔導學生參與生物技術科技農業應用技術教育推廣微課程,專題計畫、研究成果商品化之規劃等,培養學生產業界以及學術界之跨領域結合、產品行銷能力以及市場分析能力等。
圖/免疫細胞之分離與培養 圖/業界專家支援實務課程 圖/輔導學生專題比賽
跨領域研究團隊-自行車永續能源週邊產品設計與研究
- 產業現況及問題:隨著COVID的出現,人們不再使用擁擠的公共交通工具,電動自行車和電動摩托車等個人移動設備的使用也在增加。同時,在全球低碳經濟背景下,應以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為前提,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加快能源產業結構調整。
- 由研究總中心汪銘峯老師籌組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5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瑪家鄉公所等輔導2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
- 邀請鄭記美食坊鄭鈺鎂負責人於客家產品開發與行銷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 輔導客家文化產業研究所學生新創事業-湧泉茶業。
- 輔導時尚系呂瑞家、陳威伶、許惠淇參與國際競賽2021 Green Idea Invention and Design Fair榮獲設計類銅牌獎。
- 輔導學生榮獲2021臺灣綠點子國際發明設計競賽設計類,老街印象情境燈,銅牌獎。
圖/智慧農機履帶車外觀3D造形設計 圖/智慧農場辣椒農產品包裝設計概念草圖設計 圖/榮獲2021臺灣綠點子國際發明設計競賽設計類銅牌獎
跨領域研究團隊-無人巡邏車設計與實作
- 產業現況及問題:日前所發生的馬來西亞僑生遇害事件,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悲痛萬分。每當此類事件發生,校園安全議題又再一次的浮出台面,如本校校園面積約為300公頃,還是會有些區域是沒有路燈,監視器看不到的位置,校安人員及警衛在人力有限的狀況下,也只能巡邏幾個特點位置。
- 由研究總中心葉仁憲老師籌組不同領域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進行開發適用於全場域為主之電動載具,包括拓樸最佳化分析、動力系統與無人駕駛系統。
圖/無人巡邏車 圖/性能測試 圖/爬坡測試
跨領域研究團隊-遙控載具應用於光學雷達進行3D地圖建立
- 產業現況及問題:以往地圖都是利用全球衛星定位,與衛星空拍圖來合成衛星地圖,如果要利用光學雷達進行導航,就必須要利用光學雷達來建立更加精準的地圖供載具導航使用。隨著農業人力資源的老化及減少,科技農業對於無人載具的需求日益漸增,從跟隨型的載貨載具,到耕耘機自動化都是發展的方向。
- 由研究總中心林上弘老師籌組不同領域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開發電動遙控載具,包含遙控載具相關規格、遙控載具結構及進行3D地圖的量測。
圖/遙控載具 圖/光學雷達建圖測試 圖/光學雷達建立地圖
跨領域研究團隊-農業大數據與物聯網
- 產業現況及問題:我國農業正朝向農業4.0的時代進步,農業重要資訊包括土壤數據、光照與積溫、肥料、影像資料等等,數據資料的收集與應用與智慧農業的發展有非常直接的關係,本校有非常多科技農業的相關應用,如能將農業數據進行儲存與管理,將有利於智慧農業的發展與應用。
- 由研究總中心王星萌老師籌組生物機電工程系、農園生產系所共3個系所4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利用LabVIEW軟體設計UI介面並開發一套監控平台,提供給農民及時掌握田間之氣象資訊。
- 輔導生物機電工程系何旻浚、邱柏智、劉宜政榮獲全國生機盃田間機器人競賽佳作;輔導生物機電工程系李勝崙、賴炳源入圍中興大學『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競賽暨程泰集團「精密工具機與智慧化技術」專題實作獎。
圖/農業監控系統 圖/田間機器人競賽榮獲佳作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農業物聯網監測與視覺化資訊管理系統之設計與建置-以學校智慧農場魚菜共生為驗證場域
- 產業現況及問題:農場資料以紙本記錄為主,保存不易,核對資料須花費龐大心力與時間;現行農務系統操作複雜,缺乏一絕佳友善使用者體驗之系統操作流程與介面;農藥進貨紀錄、噴藥紀錄等,皆為農民重要的栽種資訊項目,目前皆須以人工自行填寫品項編號於資訊系統,項目繁多且資料複雜;農夫難以在溫室栽種過程中精準掌握各式PVC管內液體水位高度與氨氮離子濃度,導致農夫無法依溫室生長狀態進行施肥與灌溉。
- 由資訊管理系龔旭陽老師籌組科技農業學士學位學程、研究總中心共3個系所7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鏈結AIoT智慧物聯網技術與影像辨識、資料視覺化等智慧技術,導入於屏科大智慧農場魚菜共生示範區域,整合養殖漁業和水耕栽培兩需求,以解決魚類養殖與作物栽培生長速度不一致與收穫量低問題。
- 輔導資訊管理系施宗佑、林峻儀、郭家偉參加2021第26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酪農智慧網—乳牛姿態感知與健康管理系統:進入決賽。
- 邀請4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黃勃程技術協理於新一代網路技術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圖/系統架設 圖/物聯網雛型裝置設置 圖/數位儀錶板雛型系統
跨領域研究團隊-壓縮機葉片流固耦合分析技術開發及驗證
- 產業現況及問題:台灣壓縮機市場因規模小,缺少大企業團隊的經營與研發,競爭激烈。許多工業大廠使用離心式壓縮機,過往葉片損壞均直接與原廠購買新品,一組葉片加轉軸往往動輒上千萬,價錢高昂。
- 由研究總中心劉睿凱老師籌組車輛工程系3位教師之跨領域研究團隊,與中鋼公司合作,輔導2位學生參與產學合作計畫,本計畫對葉盤進行工作轉速下之強度分析,以探討葉盤工作時的應力分佈;以及工作溫度下流場與葉片間作用所產生的應力分佈。
- 邀請2位業師協同教學,如邀請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蔡宗達副研究員於車輛工程系結構動力學課程協同教學,帶入產業界新知識及職場知能。
圖/熱流固偶和分析方法 圖/壓縮葉盤3D縮尺模型
研究延伸至教學
因應跨領域研究團隊研究延伸至教學規劃,於計畫期程進行研究,計畫期程結束將研究成果融入至教學課程,開設「技術研發實務微學程 」,搭配業師協同教學,技術融入至課程提升學生跨域核心技術能力及強化實務技能。
110年起推動8組跨領域研究團隊進行研究延伸至教學,開設技術研發實務微學程,將研發成果融入課程,開設之微學程如下表:
計畫名稱 | 計畫主持人 | 開設技術研發實務微學程 |
---|---|---|
智慧軌道車輛工程系與農用電動載具開發 | 陳勇全 | 智慧農用載具設計微學程 |
木鱉果假種皮萃取物之功能性研究與產品開發 | 鄭雪玲 | 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碩士微學程 |
羊膜幹細胞對熱帶牛隻熱緊迫所導致之繁殖障礙治療策略 | 彭劭于 | 新興畜產科技應用碩士微學程 |
智慧灌溉應用於香莢蘭之栽培與生產及其成分分析與產品研發之研究 | 賴宏亮 | 特藥用作物智慧農業栽培與品質管理技術微學程 |
智慧養蜂及及蜂蜜分析與產品開發 | 卡雷納 | 智慧養蜂技術微學程 |
海藻抗發炎活性物質萃取及其機能性應用 | 吳宗孟 | 藻類天然物開發與應用微學程 |
赤眼卵蜂與共生菌Wolbachia的適應試驗應用於強化害蟲生物防治效率 | 吳立心 | 昆蟲共生菌相應用技術學程 |
智慧軌道車輛工程系與農用電動載具開發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軌道車輛工程系與農用電動載具開發之團隊開設智慧農用載具設計微學程,由車輛工程系、材料工程研究所、農園生產系、生物機電工程系4系6位師資授課,有27人次學生修讀(含17人次碩士班學生),邀請榮剛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文星副協理進行熱處理工程特論課程之協同教學,並帶領學生至新臺灣久保田股份有限公司及工研院綠能所參訪。
圖/新臺灣久保田股份有限公司(1) 圖/新臺灣久保田股份有限公司(2) 圖/工研院綠能所
左圖不完全
木鱉果假種皮萃取物之功能性研究與產品開發
木鱉果假種皮萃取物之功能性研究與產品開發之團隊開設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碩士微學程,由生物科技系、食品科學系、生物資源博士班3系9位師資及1位業師授課,有23人次位碩士生修讀,邀請莊松榮製藥廠有限公司江淑端經理進行生物資源創新應用課程之協同教學。亦規劃於110年第二學期開設全英文班給生物科技系碩士班、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碩士班、食品科學國際碩士學微學程的外籍碩士生修讀。
羊膜幹細胞對熱帶牛隻熱緊迫所導致之繁殖障礙治療策略
跨領域研究團隊-羊膜幹細胞對熱帶牛隻熱緊迫所導致之繁殖障礙治療策略之團隊開設新興畜產科技應用碩士微學程,由動物科學與畜產系6位師資授課,有5位碩士生修讀,邀請農委會畜試所恆許佳憲副研究員進新興畜產科技應用特論課程協同教學,以培養學生成為專業酪農養殖、牛舍智慧化應用、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應用於畜牧場、專業反芻動物營養配方技術人員。
圖/牛隻智慧化生產與繁殖管理 圖/牛隻分娩與幹細胞取得 圖/研發醫療器材
智慧灌溉應用於香莢蘭之栽培與生產及其成分分析與產品研發之研究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灌溉應用於香莢蘭之栽培與生產及其成分分析與產品研發之研究之團隊開設特藥用作物智慧農業栽培與品質管理技術微學程,由農園生產系及生物機電工程系4位師資授課,有3位大學生、19位碩士生及2位博士生修讀,邀請金屬中心天然物創新應用組連培榮博士、達順香莢蘭生產合作社林桐榮總幹事進行特藥用作物智慧農業栽培與品質管理實務課程之協同教學,並帶領學生至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及嘉義月桃故事館參訪,以培養具智慧化栽培管理能力、品質管理能力、產品開發能力的人才。
圖/參訪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 圖/參訪月桃故事館 圖/金屬中心業師協同教學
智慧養蜂及及蜂蜜分析與產品開發
跨領域研究團隊-智慧養蜂及及蜂蜜分析與產品開發之團隊開設智慧養蜂技術微學程,由熱帶農業暨國際合作系、食品科學系3位師資授課,有2位大學生、18位碩士生修讀,邀請追蜂人FOLLOWBEE魏汛益、阿田養蜂農場呂清景場長進行進階養蜂學課程之協同教學。
圖/蜜蜂之照護教學 圖/蟎蟲控制教學 圖/研發蜂蠟足跟修護膏
海藻抗發炎活性物質萃取及其機能性應用
跨領域研究團隊-海藻抗發炎活性物質萃取及其機能性應用之團隊開設藻類天然物開發與應用微學程,由水產養殖系2位師資授課,有41位大學生修讀,邀請圖爾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仲詠藝專案經理、元祥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榜經理進行天然機能性物質開發與應用課程之協同教學。
圖/協益飼料業師教學 圖/操作水生生物組織包埋 圖/操作水生生物細胞培養
赤眼卵蜂與共生菌Wolbachia的適應試驗應用於強化害蟲生物防治效率
跨領域研究團隊-赤眼卵蜂與共生菌Wolbachia的適應試驗應用於強化害蟲生物防治效率之團隊開設昆蟲共生菌相應用技術學程,由植物醫學系3位師資(後續再更新)授課,有6位碩士生修讀,辦理螞蟻你真行工作坊邀請台昆學會楊景程理事協同教學。
圖/TBL及行動學習(Gather app) 圖/台昆學會業師教學
推動專利或技術商品化專案計畫
協助教師將具有市場性與發展潛力之專利或研發技術進行應用推廣,鼓勵教師申請專利等智慧財產權,引導教師研究與市場需求結合,協助教師與廠商進行技術之商品化開發,促成專利或技術之商品化,間接提高技轉授權金及衍生產學合作案。
110年推動專利或技術商品化專案計畫13案,計畫如下表:
類型 | 計畫名稱 | 系所/單位 | 計畫主持人 | 職稱 |
---|---|---|---|---|
專利商品化 | 異種鋼材氬弧助銲劑商品化推動計畫 | 材料工程研究所 | 曾光宏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淡斑面霜產品研發 | 生物科技系 | 施玟玲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發展一個低頻驅動氣泡為基礎清洗設備 | 研究總中心 | 白貿元 | 助理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紅毛丹植物護髮乳之開發 | 食品科學系 | 蔡碧仁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蜜檸紅寶石茶 | 食品科學系 | 朱永麟 | 助理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用以產生人工痂皮的傷口修復套組之商品化 |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 王祥宇 | 助理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農林廢棄物應用於生物可分解環保餐具或吸管開發 |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 | 林曉洪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林下栽培台灣金線連生技保健產品開發 | 生物科技系 | 施玟玲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分解廢氣中臭氧之錳氧化物-活性白土複合觸媒產品開發 | 生物資源博士班 | 蔡文田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屏科農好物-農產品設計開發與行銷加值 | 研究總中心 | 柯瑞慶 | 講師 |
技術商品化 | 局部殘留應力釋放技術研發計畫 | 材料工程研究所 | 曾光宏 | 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寵物有機鱸鰻胺基酸與動物益菌消化排毛粉 |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 | 王祥宇 | 助理教授 |
技術商品化 | Development of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c to specific detect Edwardsiella anguillarum and E. piscicida based on PCR with HMA analysis. | 獸醫學系 | 前川峻 | 助理教授 |
各項專利或技術商品化成果
異種鋼材氬弧助銲劑商品化推動計畫
材料工程研究所曾光宏老師指導先進材料學士學位學程2位學生進行研究「異種鋼材助銲劑商品化推動計畫」。
- 異種鋼材銲接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學、航太航海、交通運輸及電廠鍋爐等工業領域。本計畫針對ASTM A36 碳鋼與JIS SUS 316不銹鋼開發具有商品化潛力之異種鋼材助銲劑。
- 開發之異種鋼材助銲劑在實際工程應用上具有縮短施銲時間、降低銲接成本及提高生產效率等優勢。
圖/異種鋼材助銲劑 圖/無塗覆助銲劑之銲道形態 圖/有塗覆助銲劑之銲道形態
淡斑面霜產品研發
生物科技系施玟玲老師與研究總中心組成2位教師之跨領域團隊合作指導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淡斑面霜產品研發」。
- 完成玄米萃取物之類黃酮及多酚類的機能天然物定量,確認安全使用濃度及抑制黑色素形成潛力,並取得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認證。
- 使用以水稻益生菌強化系統栽培之稻米為原料,兼顧環保、永續、省水及少施肥量,是極具營養成分的優質農產品原料,玄米及發芽玄米萃取物含有類黃酮及多酚類的機能天然物,已取得中華民國新型專利。
圖/開發產品 圖/參與生技展推廣研發成果 圖/參與生技展推廣研發成果
發展一個低頻驅動氣泡為基礎清洗設備
企業管理系白貿元老師與生物機電工程系、研究總中心組成跨領域團隊合作指導3位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發展一個低頻驅動氣泡為基礎清洗設備」。
- 以修理或回收後的喇叭與小型氣泡機,藉由喇叭產生低頻聲波與小型氣泡機所產生氣泡,透過低頻聲波推動氣泡,藉以達到衣物或蔬果清潔。
- 透過訊號產生器驅動喇叭產生低頻聲波,小型氣泡機用於產生氣泡,當氣泡與洗劑經低頻聲波驅動下,會有效形成極大量具有洗劑包覆之氣泡分子,清洗時會碰撞衣物表面,且因為浮力關係氣泡分子會由容器底部向上加運動。同時也因受到低頻聲波的影響,會以特定頻率膨脹與收縮,深入衣物空隙中帶走污垢達到去汙效果,並取得臺灣地區發明專利。
圖/積木式氣泡管與效果
- 獲獎事蹟
圖/教育部第六屆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佳作、2020第四屆「全國慈悲科技創新競賽」佳作
- 教育部2021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家政類群入圍決賽
圖/教育部2021全國技專校院學生實務專題製作競賽暨成果展家政類群入圍決賽
- 全國慈悲科技競賽佳作
圖/全國慈悲科技競賽佳作
圖/109學年度大專校院創新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臺第五名
圖/2021第16屆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入圍決賽
紅毛丹植物護髮乳之開發
食品科學系蔡碧仁老師指導食品科學系2位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紅毛丹植物護髮乳之開發」。
- 研究發現塗抹添加有紅毛丹葉萃物髮乳者,經高溫破壞後頭髮毛鱗片仍然完整,代表髮質依然光澤柔順塗,而抹市售配方之護髮乳和對照組之頭髮,因為受高溫傷害,部分毛鱗片有受損翹起,表面粗糙,也有部分因為頭髮過度受損,導致毛鱗片脫落。
- 近年來吹起健康天然風潮,本計畫中以紅毛丹之廢棄物葉片製成護髮乳,開發以有機及天然為訴求之植物護髮乳。
圖/(a)含有紅毛丹葉萃取物之頭髮、(b)塗抹原始配方之頭髮(b)、(c)未塗抹護髮乳之頭髮 圖/研發紅毛丹護髮乳成品
蜜檸紅寶石茶
食品科學系朱永麟食品科學系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蜜檸紅寶石茶」。
- 去除苦味,並保留檸檬皮芳香成分及其他營養成分,另使用火龍果作為天然的色素,富含酚類化合物,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效果。
- 2021年5月獲選2021國產特色農產加工品量化推廣計畫,與海森食品進行合作實行生產等作業,10月農糧科研加工品上市於誠品、新東陽等通路。
圖/2021生技展推廣 圖/產品上架 圖/蜜檸紅寶石茶成品
用以產生人工痂皮的傷口修復套組之商品化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王祥宇老師指導動物用疫苗國際學位專班博士班學生進行研究「用以產生人工痂皮的傷口修復套組」。
- 鱸鰻膠原蛋白則來自於屏東在地的鱸鰻養殖業者,建立萃取高純度及濃度的水溶性鱸鰻膠原蛋白技術,已添加應用於化妝品販售,將材料進一步調配為膠體劑型,與生物纖維膜結合為此人工痂皮敷材套組。
- 與商百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產學合作,待設備自動化後即可大幅度增加產量。
圖/2021亞洲美容保養.生技保健大展推廣 圖/人工痂皮敷材套組成品(1) 圖/人工痂皮敷材套組成品(2)
農林廢棄物應用於生物可分解環保餐具或吸管開發
木材科學與設計系林曉洪老師指導木材科學與設計系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農林廢棄物應用於生物可分解環保餐具開發」。
- 開發之農林副資材/生物可分解塑料複合材料之環保餐具以零廢棄為目標,以國產竹材-刺竹為生物材料,與生物可分解塑料進行混練、造粒後,將此複合材料製作餐具組。
- 以3D列印方式研製一系列之環保餐具組,可滿足一般消費者用餐需求外,也可供餐廳業者用作形制統一之食品容器具。
圖/3D列印建模(1) 圖/3D列印建模(2) 圖/環保餐具成品
林下栽培台灣金線連生技保健產品開發
生物科技系施玟玲老師與森林系、研究總中心組成4位教師之跨領域團隊合作指導碩士班學生進行研究「林下栽培台灣金線連生技保健產品開發」。
- 台灣金線連是台灣特有珍貴的蘭科草本植物,屬於高價值作物,古今中外的醫藥書籍對其功效已有琳琅滿目的使用記載,衛生福利部已將台灣金線連表列於「可供食品使用原料」中。
- 已完成產品之商品化規劃,研發腸道健康金線連益生菌、抗老保濕金線連面霜以及金線連養生茶包,目前進入打樣階段。
圖/萃取濃縮及細胞實驗 圖/乾燥金線連及機能萃取液 圖/金線連保健商品
分解廢氣中臭氧之錳氧化物-活性白土複合觸媒產品開發
生物資源博士班蔡文田老師指導博士班學生進行研究「分解廢氣中臭氧之錳氧化物-活性白土複合觸媒產品開發」。
- 有鑑於臭氧之物化特性、健康毒性及環境危害性,本計畫開發錳氧化物-活性白土複合觸媒,模擬源於半導體製造業之含臭氧工業廢氣能在較低的溫度範圍即有相當程度的去除分解效率。
- 開發出低耗能、高效率錳氧化物-活性白土複合觸媒產品。
- 榮獲行政院環保署「第2屆綠色化學應用及創新獎」及中國工程師學會「傑出工程教授獎」
圖/白土觸媒 圖/白土觸媒去除臭氧之效率比較 圖/白土與白土觸媒之氧含量變化
屏科農好物-農產品設計開發與行銷加值
研究總中心柯瑞慶老師組成3位教師之跨領域團隊合作指導6位大學生及3位喬生進行研究「屏科農好物-農產品設計開發與行銷加值」。
- 以本校智慧農場現有栽種之辣椒做為設計開發與行銷加值之產品,透過實習課讓學生了解辣椒從栽培到採收之生產過程,並教導學生開發與設計、產品logo、網頁及電子商務平台等,以更有效及方便農場之產品銷售管理。
- 透過設計品牌及資訊行銷推廣之整合,共同開發提升產品之形象及曝光度,以解決產品之推廣、銷售等問題,更可增加校內特色產品資源,未來能開發更多美味的醬料、果乾、加工產品及新鮮蔬果並利用本計畫設計之網頁及電商平台進行推廣銷售。
圖/指導學生田間作業情形 圖/農作物收成 圖/建置之電商平台雛形
局部殘留應力釋放技術研發計畫
材料工程研究所曾光宏老師指導先進材料學士學位學程3位學生進行研究「局部殘留應力釋放技術研發計畫」。
- 開發之局部熱處理裝置係可藉由自動化控制方式適當調節氣氛加熱室中之加熱溫度、氣氛壓力及冷卻速度等操作條件,進而大幅提高金屬合金銲管局部應力釋放處理效果。本裝置除了可應用於金屬合金銲管局部殘留應力釋放處理外,亦可應用於金屬合金管件局部預熱處理,具有相當廣泛之金屬和金管件製品的應用範疇與市場規模。
- 局部加熱裝置除了具有操作簡便性外,亦具有低成本、低耗能及低汙染等產業應用優勢。此外,當加熱處理複雜且大型銲件時,可僅針對該銲件高應力區進行局部處理,避免銲件發生熱影響區軟化現象,此係電熱爐設備無法達成之技術功效。
- 榮獲科技部「2021年技轉貢獻獎」。
圖/局部加熱裝置 圖/殘留應力量測 圖/榮獲2021年技轉貢獻獎
寵物有機鱸鰻胺基酸與動物益菌消化排毛粉
動物疫苗科技研究所王祥宇老師指導動物用疫苗國際學位專班博士班學生進行研究「寵物有機鱸鰻胺基酸與動物益菌消化排毛粉」。
- 傳統化毛膏產品,主要成分以石蠟、亞麻仁油及礦物油,並添加人工甜味增味劑、乳化劑以及防腐劑等加工原料,長期使用會導致動物缺乏吸收脂溶性維生素、人工甜味劑可能造成動物肥胖、蛀牙。
- 本產品開發以天然纖維、有機鱸鰻胺基酸、動物專用益生菌和配方酵素製成的天然益菌排毛粉,針對寵物需求提供專屬配方,不僅可補足身體所需的胺基酸營養,更能有效降低排毛症發生
- 開發複合式寵物機能性食品排毛粉,以排毛、順毛及增毛三大機能組合而成。主打複合式機能性寵物食品,可直接添加於飼料中使用。
- 輔導學生榮獲大同大學2021青年啟動創業台灣創業競賽第二名。
圖/鱸鰻萃取殘渣及排毛粉成品 圖/鱸鰻胺基酸萃取物之精緻純化製程 圖/2021青年啟動創業台灣創業競賽第二名
Development of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c to specific detect Edwardsiella anguillarum and E. piscicida based on PCR with HMA analysis.
研究總中心前川峻老師指導觀賞魚科技及水生動物健康國際學位專班博士班學生進行研究「分子生物學技術PCR-HMA對Edwardsiella anguillarum和E. piscicida 特異性檢測定序之開發
- 愛德華氏菌感染症是一群愛德華氏菌引起的感染症,可造成全球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養殖硬骨魚類的疾病,由於愛德華氏菌群的鑑定非常耗時且昂貴,使其相似菌種間的分類及確診變得相當不容易。本計畫團隊將運用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的分析方法,研發出以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方式分辨及偵測E. anguillarum及E. piscicida菌種別之方法。
- 本計畫所研發之方法適用於一般分子生物學實驗器材與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器材,有許多用來偵測特定病源或病毒之套件,因此對於水產方面的獸醫師診斷或研究非常具有市場的經濟價值。
圖/Edwardsiella spp.的HRM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