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的
隨著第一屆比賽成功推廣台灣傳統木藝精神,第二屆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在延續傳統工藝的基礎上,更著重於激發更多創作者的參與與創新,打造一個跨越世代的交流平台。這屆競賽期望讓年輕設計師與工匠能夠以全新的視角來挑戰傳統的木工藝術,透過創意實踐將歷史悠久的榫卯技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互融合,進一步激發木藝文化的新生機與活力。
本屆比賽除了延續經典的木藝精神外,更積極對接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環境永續思潮,藉此回應當代社會與生活的多元需求。參賽者在設計創作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產品的美學與實用性,更鼓勵從材料選擇、製作工藝到最終產品的量產應用,全面融入環保與低碳理念。
例如,參賽作品必須重視國產在地木材的使用、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並儘可能採用低碳製程,以降低運輸和加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負擔。
此外,競賽特別設計了針對創作者的鼓勵措施,提供豐富的獎金與技術和材料應用諮詢服務,並邀請業界專家及資深工匠擔任評審,促使參賽者在技藝交流與創新表現中獲得實質成長。
透過這樣的平台,不僅能夠激勵年輕世代積極學習傳統工藝精髓,更能接觸到最新的設計潮流與環保技術,進而為木工產業注入更多新鮮血液與創意思維。冀望透過跨世代的交流與互動,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創作生態系,讓木藝不再只是一門傳統技術,而是成為一種符合當代美學與永續發展需求的現代生活方式。
本屆競賽也期望藉由結合國際趨勢,與全球永續議題接軌,推動台灣木藝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除了藉由賽制鼓勵參賽者思考如何讓產品在設計上既滿足國內消費者對品質與創新的要求,又能響應全球 SDGs 的環保主張,進一步實現「綠色消費」與「永續生活」的理念。
希望經由設計理念的傳遞,不僅使產品具備市場競爭力,更代表著台灣木藝產業在全球環保與創新浪潮中展現的獨特價值。除了傳承經典的木藝精神外,第二屆競賽更積極對接國際永續發展目標(SDGs)及環境永續思潮,其中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一、年輕人才參與與創新突破
本屆比賽特別設計各項激勵措施與評選標準,旨在吸引更多青壯世代投身木工創作,讓
新鮮的創意與現代設計元素成為競賽的一大亮點。透過參賽,年輕人不僅能夠磨練技藝,
也能和資深創作者與專業工作者的互動中獲得成長與啟發。
二、接軌國際 SDGs 與環境永續
在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大潮中,第二屆競賽將環保與低碳作為設計的重要指標。參賽作品需體現使用國產在地木材、循環利用及低碳製程的理念,以實際行動響應國際 SDGs中關於負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及永續城市等目標。這不僅是對傳統技藝的現代詮釋,更是對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積極回應。
三、回應當代社會與生活需求
當前社會對於居家生活品質、產品安全性與多功能性要求日益提高。比賽鼓勵參賽者從現代居家設計、社會關懷與多元家庭需求出發,設計出既能延續木藝傳統美學,又符合現代生活實用與舒適要求的創意產品。這種設計理念不僅讓傳統木工技術煥發新生,也使作品更貼近消費者日常生活,成為未來幸福木質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屆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以鼓勵青壯人才參與為核心動力,致力於推動台灣木藝文化在國際永續發展趨勢中的再創新,強調傳統與現代、在地與國際、藝術與環保的多元融合,同時回應現代社會的多元需求,期望藉由此平台推動木工文化的創新與永續發展,為台灣木工產業開創一條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環保的創新之路。
貳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 臺中市政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
臺中市豐原區公所
主辦單位 臺灣魯班文化教育協會
執行單位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
協辦單位 中華民國木材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中華民國家具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社團法人陪您育兒到樂齡教練協會
台中市木材商業同業公會
豐原巧聖先師會
越南台灣家具聯盟公會(THFVA)
懋森實業有限公司
競賽核心價值與主題
一、 核心價值與終極關懷
- 人本與社會關懷(HUMANITY & SOCIAL IMPACT)
̈ 作品是否考量高齡化社會、少子化趨勢、家庭結構變遷對居家環境的影響?
̈ 是否提升使用者體驗,並提供包容性的設計方案? - 材料本質與環境責任(MATERIAL & SUSTAINABILITY)
̈ 是否優先選用 國產木材或低碳、可持續來源木材,降低碳足跡?
̈ 作品是否符合 SDGs(永續發展目標),特別是目標 12(負責任消費與生產)、13
(氣候行動)、15(陸域生態)? - 創新與技術運用(INNOVATION & CRAFTSMANSHIP)
̈ 設計是否突破傳統木工框架,運用數位製造、智能工藝或新材料技術?
̈ 作品是否能結合傳統技藝與現代需求,展現新的木工設計可能性?
- 功能性與美學表現(FUNCTIONALITY & AESTHETICS)
̈ 作品是否符合人體工學,提升使用便利性與舒適度?
̈ 設計是否兼具美感、文化價值與視覺吸引力? - 市場潛力與長期影響(BUSINESS VALUE & LONGEVITY)
̈ 作品是否具備市場發展潛力,能推動國產木材應用於現代設計領域?
̈ 設計是否考量長期使用價值,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減少資源浪費?
二、 主題:「 創・坐 |面向未來的幸褔木質生活 」
「坐」是一種日常,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本屆競賽以 「創・坐」 為核心概念,鼓勵參賽者從「社會關懷」、「環境永續」、「木藝創新」三個面向出發,重新思考「坐」的意義,設計出符合現代需求的木工作品。
在高齡化、少子化、家庭結構變遷的時代,居家環境與家具和生活設計正面臨新的挑戰——我們該如何設計更安全、舒適且兼具包容性的「坐」具?如何讓設計回應不同年齡層與多元家庭的需求?如何透過永續材料與低碳工藝,讓「坐」成為與環境共生的行為?
因此,今年度競賽的題目是「創・坐|面向未來的幸褔木質生活」,回應未來高齡社會的議題,以「長者的坐具」作為競賽設計發想的主題,鼓勵參賽者透過國產木材、循環設計、工藝創新,著眼未來思考新科技與傳統技藝的結合,以及作品所蘊藏的情感價值,探索木材製品與人、社會、環境的嶄新關係,為幸福的木質生活帶來更多可能。
競賽主題的具體說明如下:
聚焦使用者:長者的坐具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我國高齡人口(65 歲以上)數量正迅速成長,占總人口比率持續攀升。根據國發會《因應超高齡社會對策方案》,預估 2026 年台灣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 20.8%,已接近聯合國定義的超高齡(super-aged)國家,至 2036 年更將達 28%,進入極高齡(ultra-aged)國家。持續成長的老人人口也意味著有更多長者在生活上的需求需要我們關心和協助。對長者而言,能提供舒適、符合身體需求的坐具至關重要;如何
2025 第二屆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
在兼顧創意、舒適度及尺寸等各方面的限制下,設計出一款真正適合長者的坐具,既富挑戰性也極具發揮空間。此外,價格相對於功能與舒適度來說,對長者通常並非首要考量,只要能滿足實際需求,市場接受度便會隨之而來。
著眼未來:創新科技與傳統木工藝結合
隨著新科技與新材料的出現,每一代的設計師都能創造出與前人截然不同,甚至超越前人的作品。現今科技發展迅速,CNC、雷射切割、3D 列印,乃至感測裝置和人工智慧等技術,都已經相當普及。當代家具創作者應思考如何運用新技術與傳統木工藝結合,嘗試創造出不但能保留手作的溫度和文化底蘊,亦能兼具現代化的生產效率,以呼應本競賽強調「可生產、可量化」的方向與目標。
尋求情感價值:有故事的坐具
當前市面上功能性基本完善的木質坐具已相當多且容易取得,但能反映個人價值觀、富含情感與精神滿足的家具卻相對稀少。在量化生產的體系中,若能透過故事性為作品賦予獨特意義,並且為使用者設定空間場景,引導使用者創造使用情境,便能產生差異化。
設計靈感可來自在地文化、家庭回憶,或是一種理念與觀念的傳承,讓坐具不只是實用工具,更可以融入在生活場景中,成為生活記憶的一環,能引發使用者內心共鳴的夥伴。
我們誠摯邀請所有熱愛木工與設計的創作者,以「創・坐|面向未來的幸褔木質生活」為題,讓設計不僅回應個人需求,更關懷社會與環境,打造真正適合未來的木藝新生活!
參賽資格
- 個人或團隊報名:年齡 16 歲以上,職業、國籍不限。未滿 18 歲之參賽者,需有法定代
理人同意書,證明知悉本次活動之相關規範責任。 - 參賽作品未曾在其他平台、活動分享發表或於任何市場銷售過。
- 每人限乙件作品設計參賽。
競賽規格
- 創作尺寸、造型不受限制。
- 可部分結合異媒材創作,材料規劃木材(含竹材)占比須達 90%以上。
- 作品須使用至少 50%國產材(含竹材)進行製作。
報名及送件辦法
(一) 初選檢送資料
- 初選階段以文字說明與圖檔格式為主要評選方式。此活動只接受以電子郵件報名,未於時間內完成或未依指示填寫報名表單,不符規定者恕不受理。
- 免繳交報名費,報名期間為即日起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止,於期間內下載報名表單,下載連結:https://reurl.cc/RLZg7z
- 依照表單指示填寫報名資料,並依照規格製作工作圖檔後,以附件夾帶檔寄至指定電子信箱: info@tlda.one
- 工作圖內容可為設計圖或三視圖,手繪或電腦繪圖均可(1-3 張)。圖片規格為 JPG /PDF 檔,色彩模式為 RGB,圖片邊長須為 2000 像素(px)以上,單張圖檔 5mb 以內。
- 電子郵件之主旨欄位請加註【報名】,後填寫報名者姓名。
範例:
信件主旨 【報名】王小強
收件信箱 info@tlda.one
附件夾帶檔 報名資料.doc,王小強 A.jpg, 王小強 B.jpg,… (依此類推)
- 初選評分標準:
項目 權重 說明
理念 10% 作品概念是否切合競賽主題
創意 30% 結構設計創新,發揮材料特性並符合美感
技巧 20% 藝術與功能的整合及應用能力
實務 40% 後續量產串聯、商品化之評估
- 初選通過即為入選,將於參賽作品中評選 30 件入選決選評審,以電子郵件通知入選者,並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在 Facebook 粉絲專頁公告決選入選者名單。
(二) 決選入圍作品繳交
- 參與決選評審之作品,繳交收件期間:2025 年 8 月 1 日至 2025 年 9 月 20 日。
- 木材(含竹材)占比須達 90%以上,材料使用至少 50%國產材(含竹材)。每位入選
者補助 3000 元材料金,交件後給付。若經查參賽者或作品不符合本活動簡章之規定,主辦單位得取消其材料補助金。 - 產品須完成一式 2 件。
- 參加決選者須自行處理送件至指定場地。於收件期間內繳交以下評選項目:
(1) 參賽作品一式 2 件
(2) 製作過程記錄及作品完工照 3-5 張(包含作品細節照)
(3) 相關附件紙本資料,內容如下:
【附件一】法定代理人同意書 (報名者未滿 18 歲需填寫)
【附件二】參賽資料確認書
【附件三】個人資料使用同意書
【附件四】著作財產權授權同意書
【附件五】切結書
【附件六】作品說明書/取件存根聯 (請黏貼於包裝外箱)
【附件七】補助費用申請單
【附件八】材料購買憑證
【附件九】材料來源切結書 (無材料來源憑證者需填寫)
- 決選評分標準:
項目 權重 說明
理念 10% 作品概念是否切合競賽主題
技術 30% 結構合理與安全性能之評估
造型 30% 質感與外型呈現是否符合美感
實務 30% 製作用料合理性
- 得獎者將以電子郵件通知獲獎資訊,並於 2025 年 12 月 5 日於頒獎典禮及 Facebook 粉絲專頁公告得獎者名單。
展覽與頒獎典禮
- 所有決選入圍作品皆可參與成果展覽,於豐原巧聖先師廟文化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等二處展出。
- 展覽期間:依主辦單位公告而定。
- 2025 年 12 月 5 日舉行「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作獎」頒獎,地點將提前以電子郵件通知。
- 獲獎者補助每位 1,000 元交通津貼,於頒獎典禮當日給付。
- 展覽結束作者須自行領回參展作品,如需協助寄還作品,恕不負維護責任。
捌、 活動時程
競賽規則公告及說明會:2025 年 2 月 22 日
競賽報名時間:即日起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
初選入圍名單公告:2025 年 5 月 20 日
決選入圍作品收件:2025 年 8 月 1 至 9 月 20 日
決選獲獎名單公告暨頒獎典禮:2025 年 12 月 5 日
入選作品展覽期間:依主辦單位公告而定
展覽作品歸還領件時間:2026 年 2 月 (提前以電子郵件通知時間)
獎勵辦法
獎項名稱 獎金 名額
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作獎-金獎 (獎牌) 200,000 元 1 名
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作獎-銀獎 (獎牌) 100,000 元 1 名
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作獎-銅獎 (獎牌) 60,000 元 1 名
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作獎-優等 (獎牌) 30,000 元 7 名
- 所有決選入圍作品皆可參與成果展覽,於豐原巧聖先師廟文化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等二處展出。優等(含優等)以上得獎者須提供 1 件作品供主辦方典藏。
- 各獎項得經決選評審會議視參賽作品水準議定「從缺」或「調整」,亦得由決選評審會議決議更動獎勵與獎項名稱。
- 以上獎金未包含所得稅及健保補充保費,需於領獎時填寫勞務報酬單:身分證正反面及存摺封面影本使得領取(僑生或大陸同學需繳交護照與居留證等資料)。
依所得稅法規定,機會中獎之獎項價值若超過新台幣 1,000 元,所得將列入個人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若獎品價值總額超過新台幣 20,000 元,必須代扣 10%中獎獎金稅額。扣繳稅款未超過新台幣 2,000 元則免扣繳(外籍人士不適用)。若得獎者拒絕扣除代繳稅額,視為得獎者放棄得獎權益。 - 若(中)獲獎人非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或於國內無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或於一課稅年度內在台灣地區居留、停留合計未滿 183 天之大陸地區人民,及在台灣地區無固定營業場所之大陸地區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一律要按照給付金額扣繳 20%機會中獎稅。
著作財產權
- 參賽者應保證報名資料和作品,均無侵害他人著作財產權或違反法律規定之情事。作品之著作權倘有第三人提出異議或法律上之主張時,應由參賽者自行負責處理相關法律責任及費用。
- 參賽者於報名本競賽同時即接受本簡章所有規範,如有不符簡章規定,或作品有抄襲、仿冒、借用他人作品等侵害他人著作權或其他法律上權利之情形,主辦單位得撤銷受獎資格並追回或註銷獎金與獎狀等,且由參獎者自負相關法律責任。
- 獲獎者同意其獲獎作品及其詮釋資料等之著作財產權,以非專屬、無償授權主辦單位及主辦單位授權之人基於非營利目的,為本競賽相關活動,不限時間、地域、次數及方式之利用,以利推廣及宣傳。
注意事項
- 參賽者請按照要求規格提供設計作品,並請詳閱簡章,同意遵守簡章及細則所有之規定。
- 報名資料、作品圖片及實體上皆不可標著任何作者相關可辨識資訊,如作者肖像、姓名、品牌圖示等。
- 主辦及執行單位有權對參賽作品,在不涉及商業使用之前提下,應用於各種宣傳、展覽、出版或委託出版等目的,不另支付費用。
- 各獎項及獎金,若因參賽者或作品不符合本活動簡章之規定,主辦單位得撤銷獲獎資格並追回獎金及獎狀等,並得以要求參賽者賠償所有活動相關名譽及財務等損失。
- 主辦及執行單位得視情況需要,變更報名、收領件、入選公告、展覽等各項日期及地點,相關訊息將通過電子信件通知或公告於 Facebook 粉絲專頁「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及 Instagram 等社群平台。
- 本活動資訊通知以電子郵件為主,請務必填寫正確、可收信之電子信箱,並適時留意社群平台最新消息。
- 主辦及執行單位保有對競賽及本簡章規定解釋、變更、修改、調整、暫停即取消等相關權利,如有未盡事宜,以 Facebook 粉絲專頁「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最新公告為準。
聯絡資訊
電子信箱 info@tlda.one
Facebook 粉絲專頁 「全國巧藝魯班木工創意設計競賽」
聯絡電話 0911-080-351 劉小姐
聯絡時間 週二至週六 10:00-17:00